首页 > 理想年代

第六百三十章 影响(一)

第六百二十九章 弥天大勇(三) 目录 第六百三十一章 影响(二)

第六百三十章 影响(一)

在京的社交中,李想交往最多的还是那些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科技界产业界人士,以及国际友人。梁启超、林长民、蔡锷、章太炎、辜鸿鸣、熊希龄等等,与李想交往最密。李想在他们中间无话不谈,经常一谈就是几个钟头。李想向他们介绍国民党的和平民主方针和鄂区的各项建设,揭露北洋当局的内战独裁政策。李想的渊博学识、精辟见解和风趣幽默使他们叹息不止。

当然,李想嘴里经常会冒出一些新奇的词语,也让大家见识了这个“疯子”的语言特色。

同时“疯子”的章太炎承认自己是个疯子,但他说革命需要神经病:“大凡非常的议论,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,就能想亦不敢说。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,不是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,孤行己意。所以古来有大学问者成大事业的,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……为这缘故,兄弟承认自己有精神病。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精神病。近来传说某某是有精神病,某某也是有精神病。兄弟看来,不怕有精神病。只怕富贵利禄当面现前的时候,那精神病立刻好了,这才是要不得呢!”

这位罕见之人的罕见之处在于:很多在革命前有“精神病”的人,在革命后的荣华富贵中很快“痊愈”,而他依旧在病中,且越病越重。

……

李想没有忘记听取党内长期战斗在北洋统区的政治、文化活动家们献计献策。

“代表团的和谈活动是卓有成效的。”李想款款说道:“下次我准备向袁世凯提出九条意见:(一)在和平。民主、团结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,建设独立、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,彻底实现三民主义。

(二)拥护袁世凯,承认袁世凯在全国的领导地位。

(三)承认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,确立南北之间的长期合作、和平建国方针。

(四)承认鄂区部队及地方政权在维护边疆统一中的功绩和合法地位。

(五)停止一切武装冲突,各部暂留原地待命。

(六)实现政治民主化,军队国家化,党派平等合法。

(七)政治民主化的必要方法:由北京政府召集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的政治会议,各党派参加政府,重选国民大会;由中央推荐鄂区及热河、察哈尔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五省省府主席,绥远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浙江、广东及东北十省副主席,北平、天津、开封、上海四特别市副市长;推行地方自治,实行普选。

(八)军队国家化的必要办法:公平合理的整编全国军队,确定分期实施计划;鄂区部队编成16个军48个师,驻地集中于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以北地区;国民党及地方军事人员,参加陆军部及其他各部的工作;设立武汉行营及南方政治委员会,任国民党人员为主任。

(九)党派平等的必须办法:释放政治犯,取消一切不合理禁令,取消特务等。

……”

大家揣摸着这李想的话。

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和平文件,实际上是北洋与国民党开展和谈的基础性文件。

这一文件与李想赴京之前武汉所有公开发表的文件相比,作出了许多明显的让步。而其中最主要的让步是,李想不但放弃了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。

整个方案有两大特点:一是政治上坚持了和平、民主、团结的方针;二是作出了巨大的让步。

只是在军队和鄂区问题上,李想开价较高,但并未脱离实际去漫天要价。之所以开价较高,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李想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,同时也为同袁世凯讨价还价留有一定余地。

为什么李想作了如此大的让步呢?固然由于北洋是国内第一大军政势力,又处在执政地位,其政治。经济和军事实力比武汉要强大得多,李想必须承认这一基本事实。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李想向往和平和对于和谈具有很大的诚意。

当然,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,为了国民党自身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计,李想、汤化龙等在这九条意见中也堂堂正正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。

其主要内容是:确定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;承认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军队;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平等地位;停止一切武装冲突;迅速结束党治,采取必要的措施,实现政治民主化、军队国家化和党派平等合作等。

总之,这一方案将在整个北京谈判中的影响不可估量,它使李想、汤化龙始终在和谈中处于主导地位。

历史进至一战这个路口,随着北京南北之间最高级别的谈判的实现,给予了袁世凯再好不过的机会,只要其放弃旧有的封建专制主义,一改以往的错误政策,顺应新的历史潮流,采纳李想的正确意见,不仅中国的和平统一有望真正实现,他本人也可能成为各党各派和国内民众所共同的领袖。其何去何从,李想等人拭目以待。

在这次的交谈中,李想一直谈到夜深仍不肯休息。当汤约宛等劝李想休息时,他却说道:“不要紧,不要紧,我房里有多的被头呢,就摆地铺吧,谈下去!谈下去!”

李想这种忘我工作的风范,使大家十分感动。

遍访北洋政军各界显要也是李想的一项重要活动。

为此,国民党内许多人自然感到难以理解。他们抱怨说,这样的反革命专家,有什么好见的呢?可李想的看法却不同,他耐心地解释说道:“不错,这些人是反革命的。但我到北京来还不是跟反动头子袁世凯谈判吗?北京现在是北洋反动派当权,要解决问题,光找梁启超这些民主人士不行,他们是赞同与我们合作的,但他们不掌权。”

李想的政治眼光确实远大。尽管同段祺瑞这样的反革命强硬派会面,免不了唇枪舌战一番,但李想准备十分充分。

在段祺瑞的家里,寒暄之后,段祺瑞便流露出一种傲慢的神气。他对李想说道:“李大帅亲自到京来,我们很欢迎。不过,谈判要成功,关键在于国民党要放弃孙大炮的思想观念,放弃一党的武力和政权,与政府共图新中国之建设。不然,政府即使想和,也没有办法。”

李想却满不在乎,面带微笑地接过段祺瑞的话题:“段将军差矣!和平不是国民党一家的事,需要大家共同努力。辛亥革命时期,南北之间就有了第一次的合作,你我都是过来的人,都还记得当时的情景,很顺利的逼清帝退位,免除内战分裂之苦果。后来呢,若不是袁大总统一脚将国民党踢开,怎会有二次革命的内战发生?”

说到这里,见段祺瑞沉默不语,李想略略提高了声调,继续说道:“二次革命的内战,结果又怎么样呢?国民党不但没有被消灭,反而发展壮大了。而北洋军‘剿匪’的结果,险些招致财政破产,这一教训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?”

李想越说越起劲,用词也愈加尖锐:“你们说我们争地盘,争军队,要知道,都是你们‘剿匪’逼出来的,是逼上梁山。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,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,孙悟空不服气,自己认定是齐天大圣。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,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!看起来,逼和打都解决不了问题,还是和的好。”

这一席话,软中带硬,人情人理,使段祺瑞窘迫异常,无言以对。他只好连连点头:“对!对!还是和的好!兄弟愿为这次和谈尽心效力。”

段祺瑞的反国民党政治观点是极端顽固的,但面对李想既不屈从,又不挑衅的谈论,无言可以对答,只得找句“好话”结束争论算了。

此后,李想由北京返往武汉,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曾说过:“有许多人说皖系破坏谈判,我看很多皖系人物包括段祺瑞在内是动摇的。”

无论李想以上对段祺瑞的判断是否正确,有一点可以肯定,李想对北洋进行统战工作的决心是很大的,不论你对中共的政治态度如何,只要有机会,我就要开展工作。

不料,这次拜访归来时,正巧与袁世凯狭路相逢。

一见面,袁世凯很客气地问道:“李帅到哪里去了?”

李想也很坦率地告诉他:“刚去看了段祺瑞。”

袁世凯听罢一怔。看得出,他很愕然,也不大高兴。不过,他没有流露出来,只是干笑着连声说道:“好,见见好,见见好!”

在北京,有人指责李想说道,你们国民党“不要另起炉灶”。李想针锋相对地对答:“不要另起炉灶的话我很赞成,但是袁世凯得要管饭,他不管我们的饭,我们不另起炉灶怎么办?”

李想在北京同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中,一是交流了政治见解;二是介绍了国民党的主张;三是了解到了大后方以及国外的实际情况。在此后回武汉时所作的《关于北京谈判》的报告中,他谈到了这方面的感受。李想说:我这次来北京,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。他们不满意北洋政府,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。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,其中也有美国人,对我们很热情。……我们在全国、全世界有很多朋友,我们不是孤立的。

总之,李想亲赴北京的谈判,对于一战初期中国社会起到了极大的政治震撼力和影响力,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斗争手段和经济手段所难以达到的。

第六百二十九章 弥天大勇(三) 目录 第六百三十一章 影响(二)
推荐: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