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道器纵横

第298章 天下第一魔人

第297章 水底行 目录 第299章 神物息壤

第298章 天下第一魔人

只是刚才明清那一下子,鸿鸣守护已经消耗掉软甲中的一半天道之力,让任道远一阵阵的肉痛。要知道,鸿鸣软甲,一次可以吸收十二枚的海兽星核,一半也要六枚啊。六枚海兽星核,如果换成金币,那可是一万八千。

一万八千金币,在蕴道精舍里,可能什么都不是,不过是两个时辰的课时,可在蕴道精舍之外,足够人挥霍上几年的时间了。

似乎发觉不妥,明清深吸一口气,眼中的红光慢慢褪去,一屁股坐在椅子上,喘着粗气,好长一段时间,才终于平静下来。

“坐吧,你居然知道息壤,也算是缘份,原本这种事情,别说一百金币,就算是一万金币,我也不告诉你。看在你刚才浪费了许多天道之力的份上,今天就便宜你一回好了。”明清脸上露出一丝后悔的神情。

他自然看得出两人之间的差距,任道远身上的鸿鸣软甲虽然神奇,他倒并没有很在意,要知道,能够进入蕴道精舍学习的,哪个身份会差?大家都是道师,身上有几件保命的道器,不足为奇。

以他对道术的了解,自然看得出来,刚才那一瞬间,任道远身上道甲里的道力,消耗了一个相当恐怖的数量,别说是自己用双手,就算用道兵,也未必能破得开。

道力本身虽然不值钱,只要有足够的时间,就可以从自然界中,慢慢吸收。但道甲里的道力,道师可不敢等它自然吸收,都是要用星核来补充的。

任道远自觉倒霉的时候,明清也知道,无意间,他让任道远大大的破财了,因此才会说这些话。

“多谢明师兄。”任道远点头说道。

“你听好了,息壤的全名是休息之壤,休生养息之土,生生不息之地,拥有无法理解的营养之力,只要是植物,都可以在息壤上存活,别说是普通的植物,就算是灵物,也能种得活。只是息壤极为难得,两千年来,出现过的息壤数量极少,全部加在一起,也未必能达到一百斤。”明清说道。

“什么?只有一百斤,这么少啊。”任道远惊呼出声,要知道,他从仙人岛死宝地之中,带出来的息壤,足足有四十多斤,自己的石戒之中,就装了三十斤。当时,在他的眼中,这东西可是最没用的,一直以为是打碎的石头。如果不是死宝地的环境比较特殊,任道远根本不会将这些破烂带出来。

直到离心等人,认出息壤,为了息壤,三伙人差点打起来,任道远才知道这是好东西,能够让阳神为之心动的东西,可不多见。

从他们的言谈之中,任道远惊讶的发现,这东西居然可以种植灵物,才开始重视起来。只是听离心等人的说法,种植灵物,需要的息壤数量极多,因此任道远一直也没将息壤太当回事,他手头上的息壤虽然比较多,但按他的想法,最多也只能种植一两株灵物罢了。

这次他被扁东西的蛮虫之道吸引,真心想要培育出好的蛮虫,这才想起息壤这种东西。明清卖的玉灵种子,实在太贵了,贵到扁东西都买不起的程度,任道远更是不行。他的本意,就是想买一枚种子回去,自己培育出一株玉灵灵物,至少可以得到上百枚玉灵种子。

一千金币买一枚玉灵种子,当然是超贵,但是如果能变成一百枚玉灵种子,这个买卖还算作得。

可是如今听到明清的说法,他心中原本的想法就有些动摇了,两千年来,只出产了一百斤息壤,这也太少了吧。

“少?一点都不少了,那可是息壤,休息生养之壤,生生不息之壤。”明清怒道,对于一位喜爱植物的人来说,息壤就是天下间,最好的神物,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相比。

“这样啊……”任道远越听越不是味,休息生养之壤,任道远还能理解,这生生不息之壤,又作何解?

还好,不用任道远追问,一提起息壤,明清就有些激动,自己就开始说了起来:“据传说,息壤存于世间各个角落,无处不在,万里方圆一息壤,就是说,万里方圆的土地,只要有一点点息壤,就会成为沃土,可以令植物生长。这个传说,可不是假的,而是有人真的试过。”

“试过?怎么试?”任道远惊讶的问道,万里方圆一息壤,听起来挺神奇的,但同时,他也明白这句话的意义所在。

“你可知道天下第一魔人是谁?”明清忽然转移话题问道。

“当然,谁都知道啊,天下第一魔人净土。”任道远随口说道,别说是身为道师,就算是普通的世家子弟,也没人会不知道天下第一魔人。

天下第一魔人在历史书中,被多次提到。书中提到的东西,以前任道远就不是很相信,现在更加知道,那只是某些人的需要,将净土极度魔化。

据说此人喜食婴儿之脑,每餐必要三个以上。除此之外,还喜欢吸食生灵之气,每到一处,大嘴一张,将方圆万里的生灵之气尽吸腹中,生灵之气尽去,方圆万里,再无生机。将原本的沃土,变成赤地。

最要命的是,这位魔人,喜欢四处游走,在很多地方,都留下过他的痕迹。青州、云州、蛮州、宗州、德州。天下九州,倒有五州,被他周游过,所过之处,人死畜亡,寸草不生,极为恐怖。

历史上的东西,只能归为历史,任道远是不相信的。不过这段历史,距离现在并不遥远,不过一千一百多年时间,而且看目前九州情况来看,还真有些道理。

青州、云州、蛮州,被称为最差的三州,土地贫瘠,人口稀少,只有人多的府城附近,才是良田,其它的地方,虽然有很大的面积,但种下的粮食,收获却极低。这也是为什么,三州虽有大量土地,但人口不丰的原因。

宗州是老牌的强州,但宗州北地,却被称为不毛之地,千里无人烟。宗州大部分的人口,都生活在宗州南部。

至于德州,更不用说了,除了矿产之外,实在没啥可说的东西,寸草不生,那还是好的呢,偏偏有些地方,能生长一些植物,却长势极差,这才要命。

要知道,在德州这个地方,寸草不生,往往代表着地下有一个极大的矿脉,种不出粮食,却能出产品质极佳的矿物。

再想想各州的历史,的确有些门道。别的州不说,德州的兴起,也正是从千年之前,距离历史中的魔人净土死亡之日,相差了一百年左右。

“你知道净土为什么叫净土吗?”明清瞪圆了眼睛问道。

“不知道。”任道远摇摇头,作为道师,博文强记,九州的古怪姓氏不少,但绝对没有姓净的,净土这个名字,倒有点象是一种称号。

“净土原本叫作净土大师,他的本名,早已经没人知道了。净土大师,出自羽州金羽道宗,在一千两百多年前,就已经是八阶道师。此人武道修为不弱,很早的时候,就已经达到天阶上品,却被卡在此处,不得寸进。”明清说道。

“这很正常。”任道远点头说道,绝大部分的道师,可不都被卡在天阶上品?到目前为止,能够跨过这一步的,好象只有天道宫的步青云大师,除此之外,连三言大师、哈明非大师这样的神人,都没能越过。

“的确很正常,可净土大师并不这样想,他要找出其中的问题,想来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吧。”明清抬头问道。在蕴道精舍里面,这根本不是问题,但任道远是新来的学员,他也不清楚,任道远是否已经知道了。

同很多的道宗一样,蕴道精舍对于道师的这道槛,同样在研究,而且由风氏兄弟,创出了一个武修道术派。这个可笑的道派,至今为止,也没拿出一位有说服力的道师来,一切都在纸面上。

蕴道精舍里,早在很多年前,就已经分为两派。以鸣清扬为首的老派道师,对武修道术派,不屑一顾,认为他们纯粹是扯蛋,如今已经过去数十年时间,这个武修道术派,依然没能拿出令人满意的答案。最好的一位,风同欢也不过是六阶道师。

另一派,自然是风氏兄弟为代表的武修道术派,他们自信满满的认为,一条路走不通,定然会有另一条路,只要换条路,总能走得通的。

看来,不仅是现在的道宗,在研究道师的武修门槛,早在一千多年前,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了。

“知道,明师兄请继续说。”任道远点头说道。

“嗯,知道就好。净土大师一直认为,天道为你打开一道门,就会关闭另一道门,想要同时打开两道门,就必须借助外力。”明清说道。

任道远吓了一跳,这话听着好熟啊,脑筋一转,马上就想起来了,这句话,正是不久前,穷仁对他说过的。当时他还觉得,穷仁好厉害,居然能想出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来,没想到,原来那家伙,只是学前人说过的名言。

第297章 水底行 目录 第299章 神物息壤
推荐:
返回顶部